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童晨曦 汪菁华 通讯员 陈声超 实习生张洋
“一、二,放!”8月8日清晨1时15分,武汉国家根本气候观测站操作室内,跟着工作人员吴芬按时按下长途操控按键,室外草坪上一只乳白色氢气球脱离主动放飞器,向安静夏夜的众多星空敏捷飞升。
这个分量约750克、直径2米多的气球肩负着一项崇高的任务,到3万米的高空监测风云变幻,为气候预告供给数据。
气球以每秒约7米的速度敏捷升空,受高空压力影响,终究会胀大至3米,乃至更大。吴芬介绍,“这是探空气球,放飞后,雷达就开端实时盯梢气球的运转轨道,为风云评脉。”
让这枚气球“身怀绝技”的关键是拴在气球下方的气候电子探空仪。这种电子探空仪非常简便,只需求一节干电池供给电源。“别看它小,它却能够对地上到高空之间的温度、湿度、气压等数据进行勘探,并实时传回地上,还能够依据翱翔轨道观测风速和风向。”武汉市气候局观测保证科科长颜国跑说。
这只高空中的“漂泊气球”既精干,又刚强。风雨暴虐,乳胶原料的气球弹力十足,能保证探空仪不受阳光直射,气球外层涂改的化学添加剂,可反抗太阳高温辐射。颜国跑介绍,越往高空飞,气球面对的环境越恶劣。有时遇到强气流,气球最远会跑到150公里外。
虽然气球在放飞自我,但它的全部举动却在监测者的掌控之中。气球放飞后,吴芬仍旧紧紧盯着电脑上不断改写的探空数据。1时28分许,电脑屏幕显现探空气球翱翔到5500米的高空,各项数据传输正常。“到这个时分,气球放飞才算成功。”吴芬说,探空气球翱翔过程中,雷达实时盯梢气球的运转轨道,每1秒钟都会实时承受温度、气压、湿度等数据。
探空气球的寿数多长?“放飞大约60分钟到90分钟后,气球将抵达3万多米的对流层中,因气压爆破,荣耀完成任务。”颜国跑说,放飞一次的本钱在1000元左右,其间电子探空仪700元、气球100元、氢气150元。气球爆破后仪器或许受损,其分量很轻,外包装为泡沫材料,收回价值不大。”颜国跑说。
探空气球的任务完成后,观测站工作人员还将持续繁忙,他们需求对传回的数据进行人工纠错。“这些数据终究都会上传至国家气候信息中心后台,参加国内气候材料同享和世界气候材料交流。”武汉国家根本气候观测站副站长杨维发介绍,经过对这些数据的核算、剖析,就能够制作出全球高空气候体系图,在全球气候气候监测、预告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国家根本气候观测站运用探空气球勘探气候数据,1年365天,风雨、雷暴无阻。“每天迟早7时15分,全球的高空气候观测站会放飞探空气球,这是保证气候预告精准的重要手法。”杨维发说,“咱们还会在清晨1时15分多放一次,让武汉的气候观测更准确。”
“最近,武汉市气候预告最高温超越40℃,探空气球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”杨维发说,虽然现在视频智能观测等新科技手法层出不穷,但因掩盖规模广、数据具体以及可靠性强等长处,探空气球仍旧不可或缺。
(来历:湖北日报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供给新闻线索,一经采用即付酬劳。